這是一部黑色幽默電影,主人翁是一位熱愛納粹主義由其是元首希特拉的少年,他一直渴望著感為元首效力。而在電影一開始他便不斷和希特拉有對手戲,當然很快便揭穿這個希特拉其實是他幻想出來的朋友。他會想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朋友,歸根究底是因為受同儕排擠,大家都笑他膽小如兔,跟他那當逃兵的老爸一樣。 主角和他的肥仔好友選角都非常好,前者的腼腆恰到好處,而後者的可愛更是錦上添花,由其在片中末段肥仔在戰場上差點被炸死更是令觀眾抹一把汗。畢竟這是一部少年電影,孩子是不會受致命傷的。而女主角是Scarlett Johansson,仍然是一貫的黑寡婦感覺,但她飾演的這個母親角色卻又很有說服力,她和兒子間的感情,沒有刻意煽情卻充滿著愛。 然而電影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以英語代替德語,我在想德國人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否認為格格不少?情形就很像現在一些華語電影中的外國人說中文一樣,這完全是偏離事實嘛。 雖然有這語言問題,但我仍然認為這電影非常值得一看,而且可以抱著輕鬆的心態。
昨天買了小說版原著但還沒有開始閱讀,今天得知有一場謝票場時間比較正常的,馬上買票去看。先說一說故事名,其實已經暗示了劇情的進展將會是「逆思考」的,感覺有點破題了,不過不緊要,因為演員們都表演都很出色。那我就先由演員開始說起吧。 蘇麗珊今次再次成功演繹出一名「鬼靈精」少女的感覺,這絕對要歸功於她那會說話的大眼睛。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的感覺一樣,覺得她和當年剛出道的袁詠儀非常像?這個角色對她來說可算是駕輕就熟,唯一可以增加一點描寫的她擁有高智慧,這在電影中除了解謎部份外,並沒有太多表達。 至於邵仲衡演中年的商業罪案調查科人員可說是入型入格,沒有一般電影中的正義使者那種必定能夠打贏壞人又或是成功破案,反而更貼近現實。近來的多部電影中,總是把中年人的失婚問題加在劇情中,估計離婚已經成為香港的「風土病」。他的精湛演技其實可以彌補了一眾年輕演員在演出方面的不足之處。 (以下是爆雷部份,請留意) 這電影顧名思義是一個以推理為主線的故事,以一宗案件來的調查來隱藏另一宗犯罪,例如Die Hard 4 就是箇中的表表者。編劇在這方面隱藏得很好,雖然大家明知道會「扭橋」,但一直找不到線索,甚至是到中段開始引導觀眾去懷疑蘇麗珊時,也讓人難以猜透其真正的目的。 電影以社會運動為一個背景,其實就表明了這是一部非常本土的電影,雖然避重就輕地以反對碼頭遷移這個為理由,但其實相信是暗示了當年佔中這個更大型的群眾運動,沒記錯的話,確實那時候的市民利用了互聯網來集合相同想法的人,雖然那時候並沒有CHOK這麼厲害的APP, 但Telegram等APP也承勢而起。電影中也少少提及了港開題,葛民輝多次說「你們香港人」這句話,與及他會見客人的態度,不是很似層相識嗎?和真實世界相去不遠吧? 另一個在蘇麗珊及吳肇軒口中常常提到的「大叔」,與及嘲笑70/80後的人不會電腦,正好也描寫了香港近年存在的世代矛盾問題,90後的年輕人說中年人自私,只顧自己,同樣的說話,大家幾乎可以天天在蘋果日報新聞專頁的留言中看到,電影中出現「廢老」和「廢青」也是日常用語,這一方面觀眾的共嗚感應該很大。 另外,有一點我很想提及的是電腦方面的題材,處理上要多花點研究,雖然香港電影在資源所限下或許比較難做到。當中尤以吳肇軒的電腦專家用電腦勾Wifi一說過於簡單化,一般限制上網的情況下,不可能不設置Wifi及電話干擾器,而這也不是什麼高科技,淘寶也可以買到。而劇情中說到文年在上載後被刪除,也沒有備份,這其實對很多在辦公室工作的人來說理由並不充份,大部份人總會把文件儲存在不同的地方作多重備份,例如USB、雲端,甚至列印出來作物理儲存。對比起近期一部荷里活電影《Searching》中的電腦知識,一樣並不先進,甚至談及遠古時期的Windows 95系統及Yahoo mail,但因為資料搜集完整,所以真實感很強。 結尾部份其實重點在於解謎,這安排是合理及必要的,不過時間跳躍上可以處理得更好一點。而由吳肇軒及蘇麗珊兩人的對話中來揭開謎團,是神來之筆,而蘇麗珊對吳肇軒,究竟是真有愛情存在,還是又是另一場「逆向誘拐」呢? 雖然導演沒有說明,但我個人更傾向是後者。 總括而言,這是一部很有誠意的作品,很值得入場看!
在NetFlix看了這部台灣電影,基本上我認為這是超水準之作,在一開場便已節奏明快,沒有多餘的劇情。而全片最重要的特效,由其是鬼怪的影像更是超越了香港很多,無論是在美術設計還是影像的質感都是以往香港電影難以比較的。 男主角邱澤雖然是話題人物,在感情處理方面出過不少新聞,但導演會選他當男主角自然有原因的,除了帥氣依然外,在當紅偏像中以他的演技來說最為自然。另一位戲份很重的角色是澎恰恰,一開始我還在想為什麼不找台灣鬼王陳為民,看罷我不得不讚美選角得宜,由其是他演能交出很多跟女兒之間的感臆戲,只是他的遇害一幕過於簡單,有點浪費也不符合他這種經驗豐富的設定。至於兩位女角中,以飾演乩童的溫貞菱演得較好,以一個弱不禁風的女生來演出乩童一角可算大膽,但她絕對顯示出她的演技,同時間還感展示出性感和酷酷的風格,殊不簡單。相對而言,電影中的大反派楊雁雁過於賣力的演出,反而是一大敗筆。 劇情其實算平鋪直敘,故事也沒有驚喜,但以華語片來說,沒有加上太多的胡鬧情節卻令這電影更為出眾,畢竟我不知道為什麼港片中的鬼片總會加上胡鬧的攪笑劇情,這會令觀眾不能投入在氣氛中的。男主角和鬼大媽之間的感情,是全片中最感動的,描寫也恰到好處。反而彩蛋中的MIB一幕有點多餘,而現在我更是期待續集中的末日世界是怎樣的。
這是一部低成本的網大,所以本身已沒有太大的期望,由其是當我看到一開場那只十九世紀初的螺旋槳飛機的CG效果非常差的時候,以網大來說這數分鐘的劇情是至命傷的。反倒是其後真正的主角,鱷魚出現的時候,其造型反而更有真實感。另一種怪物巨大蜘蛛也弄得不好,那些蜘蛛網更像是80年代TVB劇集中那種一樣,一看便知是綿綿花。而蜘蛛蛋漏出的綠色的粘液更是一大敗筆。 演員方面,一開始的兩位外國人飛行員是零演技的,這也犯了不少華人電影的通病,就是找一些不會演戲的外國人濫竽充數。羅家良的演技當然沒話說,他也好像不會變老一樣,跟二十年前完全沒分別,以香港演員演出一個軍人的角色,他算是入型入格了。演她女兒的女生算是這部電影中較為自然的一個,其次則為孕婦。 電影充滿著美劇《The Lost》的影子,無論是失事客機、神秘小島、沙灘、小屋,甚至到生還者中總有孕婦這一樣都完全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類似的電影才能跳出這個規範呢?
日前有傳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而取消,關於該傳聞金像獎董事局董事田雞(田啟文)回應:「最壞打算並不是我們現在的計劃選項,但原定12日公布提名名單的記者會、考慮到大家的安全、將改用網上公布!」 每年4月舉行的香港影壇盛事,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原定4月19日舉行,但由於武漢肺炎肆虐,多項大型活動都早已取消,於是日前便傳出金像獎都有機會停頒。對於相關傳聞,身為金像獎董事局董事田雞澄清未有決定不搞,並盡最大努力籌辦。「今年原定會轉換場地,不在尖沙咀文化中心舉行,改到九展進行,並將頒獎禮規模縮細,又為減少人流聚集,將會取消行紅地氈,出席單位會以頒獎嘉賓和得獎人為主。」 至於原定2月12日,會舉行記者會公布各大獎項的提名名單,亦將改以網上宣布。田雞︰「考慮到大家的安全、將改用網上公布!」2003年,金像獎同樣經歷沙士肆虐,最終亦有如常舉行,當年的經驗可有參考幫助?「當年沙士的安排、並非現在的情況、我們現看事態發展、再决定如何安排、現階段正在做不同的應變方案。」
葉念琛導演的賀歲片突破了以往其他賀歲片的框框,以浪漫愛情題材作主打,竟見奇功,反應非常不錯。故事其實並不複雜,也就是貧家女愛上了白馬王子的故事,然而在一開場的男女錯模關係的構思非常有趣,再加上電影中段開始以地位身份的不同來帶出兩人對愛情有不同的要求和憧憬,到最後的圓美大結局收場,自然讓觀眾在假日期間看得愉快。 整部電影最成功的是塑造了女主角阿寶的定位,而新人李靖筠的演出更是自然流暢,令觀眾信服她就是戲中的人,而且一哭一笑又能帶動觀眾情緒,可說是喜出望外。男主角陳家樂的外型本身就有說服力,不過女主角的光芒稍為掩蓋了他。其他客串的角色中,吳家麗飾演的馬太,對她來說當然是手到拿來;而孫慧雪和岑珈其的這一對亦非常「搶戲」,他們兩人加上糖妹和Bob就是此片的笑料製造機。 故事中說及的要在三天內賺三十萬去玩債,相信不少人一開始就覺得哪有可能,然而電影中「扭一扭橋」,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去親自驗證可行否?哈哈~
這部電影無論是海報還是內容,都令人聯想到《屍殺列車》,簡單一點來說就是一個逃離疫區的故事。當中,由以小女孩站在橋上一幕,更是似層相識。而另另一方面,電影也有著《漢江怪物》的影子,兩者都是美國人在背後操縱著一切,是他們決定對普通市民施以大屠殺的手段。 韓國電影似乎常常對市長沒有好感,他們通常被視為官僚的,為保自己仕途而作出各種不擇手段的行動,主角們在和不利的環境的戰鬥時,更常常受到他們的制肘。今次也沒有例外,市長的角色並設定為完全漠視專業意見的人。相反的是,總統的角色是大帥哥,更是年輕有為,又敢於跟美國作出對抗,不知道這是不是韓國人對自己的願望的主觀投射? 我很欣賞女主角朴秀愛的演出,她從電影一開始的刁蠻小姐形像,到慢慢的接受了男主角,在態度和表情上的變化是細膩的。而另一驚喜當然便是小女孩的天真可愛並不做作,相較之下男主角的演出便顯得不突出了。 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如果大家想看很多特效或是血腥的畫面,這電影並不適合你。
以賀歲片來說,我個人覺得說囧媽是一部笑片,倒不如說是一部親情片。老實說,它的笑料其實就是滿滿的八十年代港產片味道,各種「鬥嘴」、「錯摸」的橋段其實對香港人來說並不新鮮,所以如果你希望入場後能從頭笑到尾的話,可能會有點失望,這可能是大陸網友對此片的評價這麼低的主要原因。 反而電影中兒子和媽媽的各種對立和諒解,才是電影的精華,感動位比比皆是。由其對身為兒子的你,會覺得怎麼像在說自己一樣,網友常說「媽媽總覺得兒子不夠暖」,這絕對是真的!大過年的,還要迫觀眾掉淚,太過份了。不過可別誤會,電影一點也不搧情。 電影確實是大片風格,但比起很多同類的強裝是荷里活風格的大陸片及合拍片要優勝,有時候不是加大量特效或是採取別人的風格便可以,囧媽卻成功地營造出屬於國產片的大片風格。 演員方面,兩母子的對手戲很好看,基本上八成時間是看他們兩人的演出,反而令其他角色的發揮不多,只要站務員能有一點戲份,俄羅斯美女的那一段其實也可以弄得更好。全片演的比較平凡的是袁泉,總覺得她沒能演活這角色。最遺憾的還有高以翔的戲份實在太少了。 今次電影因為疫潮的關係,改為網上播放,不知道是喜是悲呢?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